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讯息 > 社科视窗

首届“全球化与西南边境社区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时间:2022/5/5 16:56:38|点击数:


首届“全球化与西南边境社区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部分与会学者云合影(供图)

首届“全球化与西南边境社区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部分与会学者云合影(供图)

  全球化浪潮正在全面解构和重构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观念,为使学术界针对“全球化与西南边境社区治理”专题进一步交流过往积淀,开启未来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由云南省教育厅立项,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云大民社院民族宗教研究中心与边疆学所承办的首届“全球化与西南边境社区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4月30日在线上召开。

  来自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泰国东方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临沧市、保山市、德宏州、怒江州、文山州的7位基层干部参加会议。参会嘉宾提交论文60多篇,就“全球化与西南边境社区治理”展开了深入研讨。

  本次研讨会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了西南边境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现实关怀。会议期间,与会嘉宾加深了对全球化与边境社区治理问题的理解,并进行了跨学科的回顾与前瞻。

  开幕式后,有八位学者做主旨发言。南京大学褚建芳教授指出,分类既是人类理解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和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与世界互动进而对之产生影响的生产生活策略,因此应将“社会”视为由一个个局部的地方性的“社区”(community)相互关联共同构成的,称之为“大社会”。云南省社科院陈利君研究员认为,中印作为发展中大国,应克服双方对边境的认知障碍,积极推动合作,促进中印共同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广西民族大学李远龙教授主张,要想实现民族事务治理法制化,“边疆及港澳台民族事务法治化”是保障;“城市民族及散居民族事务法治化”是未来;“人口较少民族事务法治化”是短板;“民族宗教事务法治化”伴随始终;“边疆巩固、社会稳定、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归结。泰国东方大学黄宏书教授以泰国传统医学中人因身体失衡而生病的观念出发,引申到社会失范而导致的暴力冲突。云南省社科院马勇研究员就区域一体化视角下边境城镇社区与农村社区治理协同联动展开了论述。云南大学马居里教授提出,当与国家场域的实践逻辑相冲突时,婚姻主体则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对。与此同时,国家场域也在不断地进行调试,尽可能地将婚姻主体争取到国家场域的实践逻辑中,双方在这种“斗争”中不断得到调适。云南大学谭同学教授认为,在大转型的新时代,加强农业型的边境社会治理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同样应该根据农业革命与社会巨变的双重变化而做出适当调整。中山大学张文义副教授分析了西南边境景颇族社区关于自然和气候变迁的文化模式,从而寻求两套模式之间的结合,探讨景颇人关于自然和气候变迁的地方知识。

  同时,研讨会还根据不同议题设立分会场,分组讨论主要围绕“中缅、中老边境研究,泰国研究”、“缅甸与中缅边境研究”、“中越、中老边境问题研究”、“边境社区治理理论研究”展开。

  据了解,本次会议与2021年底的首届“多样性的整体视域:中国西南与南亚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多学科对话”工作坊同为云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系列国际学术研讨平台。会议选题新颖,与会学者范围广,问题讨论深入,为云南大学民族学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开启了新的开端,也有助于学术成果与社会服务互相促进,并为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来源/作者:中国日报网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