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领导班子实地学习调研“插甸经验”
时间:2013/8/18 23:41:32|点击数:
李涛书记、任佳院长、边明社副院长、王文成副院长正在听取“插甸经验”汇报 范玉金/摄
为把“四群”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衔接好,寻求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新经验,真正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8月10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李涛,院长任佳亲率院领导班子一行前赴武定县插甸乡,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方式学习调研,深入了解和感悟“插甸经验”。
我院领导深入养殖户家中,与养殖户亲切交谈 范玉金/摄
“插甸经验”是省委组织部带头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抓实“挂县包乡驻村联户”措施,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出的一条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做好群众工作的成功路子,是云南“四群”教育的一个样本、一个缩影。
李涛书记与任佳院长在辣素椒大棚基地体验辣素椒的工业刺激性 范玉金/摄
当日9时,我院领导班子首先参观了插甸乡哪吐村村委会。在村委会入门处,竖立着一块黄色的村级干部责任明细图“省委组织部联系哪吐村委会群众情况表”,以方便村民在了解相关干部的分管工作后,能找对人、办好事;走进村委会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该村的卫生服务站,为村民看病、就医提供了方便;村委会里还设置了新型农村科技培训学校,全国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村级服务站等便民功能区。
我院领导在插甸乡实地调研“插甸经验” 范玉金/摄
武定县插甸乡党委书记余海洋举行专题座谈,针对“插甸经验”向我院领导班子进行了汇报。余海洋详细介绍了“插甸经验”的内涵,他指出,“插甸经验”就是干部直接连续群众的经验,是干群一家亲的经验,是干部如何融入到群众中的经验,它能够让干部能够下得去、呆得住、融得进、干得好,让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欢同庆同娱乐,同帮同带同致富。余海洋强调,“插甸经验”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把村组和田间作为第一现场,同吃同住同劳动,原汁原味真情体验,平实简朴便捷高效,深化主题,顺势作为,认真执着,思想感情和工作方式回归本真、回归本色、回归本源。第二个特点是千方百计抓基层打基础,贴近百姓,突出党建,整合资源,培育产业,改善民生,落实和创新两手抓,注重干部的思想磨练、情操陶冶和作风养成。第三个特点是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真抓实干,想方设法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用心谋事,倾力做事,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通过农村的可喜变化,彰显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效。余海洋对农村工作的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做好农村工作不仅需要能力和水平,需要对老百姓的真挚感情,更需要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落实才是最好的创新。
我院领导在哪吐村委会 范玉金/摄
我院领导班子与插甸乡党组就插甸乡的民族结构、产业结构、宗教信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李涛书记还对云南智库专家走基层活动进行了介绍,并对照“插甸经验”,深刻分析了我院职工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诚挚邀请于海洋书记到我院作“插甸经验”专题报告。
我院领导参观同吃同住同劳动宣传栏 范玉金/摄
会后,我院领导班子还深入插甸乡辣素椒大棚种植基地、安德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大耳黄牛养殖基地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等第一现场学习“插甸经验”的成功案例,为我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寻找新突破。
我院领导走入基层,了解当地群众生活情况 范玉金/摄
我院边明社副院长,王文成副院长,院长助理、人事处处长任仕暄,马列所所长黄小军,院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李雪,院影视中心编辑毕云,信息中心编辑范玉金随同考察。
我院领导参观大耳黄羊养殖基地 范玉金/摄
(信息中心 范玉金 /供稿)
来源/作者: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