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李永祥研究员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于2012年3月15日在民族文学所1511会议室召开开题论证会。参加项目开题论证会的有副院长杨福泉、民族文学所所长郭家骥、科研处处长郑晓云、民族文学所副研究员石高峰、省社科规划办主任杨安兴以及云南大学教授尹绍亭等。
(会议现场)
        首先,李永祥研究员向参会的专家汇报了学术界相关研究状况和课题的主要内容:
        西方人类学家对于灾害的研究源于二战之后,上世纪80年代逐步成熟。在少数民族地区减灾防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西方人类学家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1)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环境脆弱性地区,发生灾害的频率较高。(2)很多的少数民族在灾害中受到更大的损失。(3)人类学家将灾害看成是环境脆弱性和人类群体脆弱性相结合的结果。(4)灾后恢复重建导致民族文化变迁。(5)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传统知识和社会系统,能够对灾害进行有效回应。我国的社会科学家,包括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等对自然灾害如洪灾、干旱、流行病、地震等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然而,在汶川地震之前,我国学者很少针对少数民族进行灾害研究;汶川地震之后,这种情况得到了初步的改变。但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灾害对文化保护的影响,而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在灾害预防中的作用,民族群体和个人对于灾害的回应,特别是亲属制度和社会组织结构在救灾活动中的作用,灾害所导致的少数民族生活方式改变和发展项目中各种冲突和矛盾,等等,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也没有详细的田野调查支撑。因此,这些研究不足以提供系统的少数民族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理论和实践建议。
        该课题以发生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泥石流、干旱和地震三种灾害为研究重点,探讨少数民族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民族地区的环境脆弱性与灾害的关系;少数民族对于灾害的文化解释;民族传统知识对于防灾、急救和恢复重建的影响;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和亲属制度对于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作用;灾后重建中的民族文化变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灾害过程对于族群关系的影响;政府和社会组织与少数民族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各种帮助,出现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妇女、儿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在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困难、特殊要求和解决方法。
        随后,李永祥研究员还汇报了课题田野选点、时间安排和调查方法,并以三级提纲形式详细列出了课题章节结构。参与论证会的专家根据李永祥研究员对课题设计和思路的介绍,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意见:第一,防灾减灾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防灾上,少数民族有没有预防灾害的措施和机制,如果有,这些措施和机制是怎样与政府的防灾减灾和灾害应急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第二,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认知与灾害的关系,要重点讨论传统知识对于防灾减灾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可以使用二手材料,扩大其他民族的案例;第三,防灾减灾一定要重视研究政府的应急方式和发展模式,如果政府机制和举措有不足的话,应该指出来,并接性理论上的讨论;第四,6个个案合并为三个,另外,可以增加一个环境脆弱性条件下取得成功防灾减灾的案例;第五,田野调查中的人类学方法是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最后,专家组还对课题成果形式、结项方式、时间分配等技术性问题给予了指导。开题论证会气氛活跃,各位专家的建议和意见对课题组完善课题设计和顺利实施课题调研起到了促进作用,课题论证会达到了预期目的。
(民族文学研究所 王俊供稿/图)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