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研管理 > 课题研究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时间:2004/4/22 10:23:12|点击数: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周永华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昆明 650034)

 

    要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社会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是通过对最积极最活跃的“劳动者”生产力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协调劳动者互相之间的关系和劳动者与别的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把社会科学排斥在“第一生产力”之外的看法,是对“第一生产力”的片面理解。

                          

 

自从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拨乱反正,重新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在1988年9月进一步发挥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来,这个由马克思在19世纪就发现的、只是在中国极左思想统治下,多年得不到承认与重视的真理,重新闪耀出其应有的光辉。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着中国的生产力飞跃地发展。但是,很多人在理解这一真理时,却习惯地认为“科学”仅只包括自然科学,而不包括社会科学,不少人甚至不知道“社会科学研究”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实,这是中国的特殊环境造成的特殊现象。多年极左思想的统治,权力即是真理,社会科学没有存在的必要;人们只知道政治,不知道社会科学;只知道领导者的指示,不知道社会科学研究;只知道天、地、生、数、理、化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不知道人们社会自身也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甚至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也是在“文革”结束以后才成立的。话又说回来,如果社会科学研究自身也象数、理、化、天、地、生的研究那样,对社会做出了较多较大影响的工作,进行了应有的普及与宣传,给民众以深刻的良好印象,也就不会存在这种使人难堪的现象了,这是社会科学工作应该反省的。

邓小平同志重新恢复工作以来,就一直把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作自己的头件大事来抓,并且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贯穿在党的工作的始终。“文革”结束不久,在1977年8月中央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他就明确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 这里所说的“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指的首先是中国的生产力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里所说的“科学”当然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那么,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为什么包括了社会科学呢?大家知道,科学变成第一生产力,是通过对生产力构成要素发生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实现的。生产力构成要素一般认为包括生产资料(其中又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和劳动者(管理、信息、协作等属于影响要素,而非构成要素)。其中,自然科学主要作用于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等“物”的要素,社会科学主要作用于劳动者。劳动者也即“人”,是生产力构成要素当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的特点是具有思维能力和社会属性,这是人区别于任何别的“物”的本质。人的思维也受到社会属性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又需要“人”的掌握和应用。所以,社会属性在生产过程中占有支配的地位。在一般情况下,自然科学可以通过技术发明和技术改造,改变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扩大生产对象的范围,使社会获得更大更高的生产能力。但是,自然科学不能认识和改变“人”的社会属性,无法让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作用,使得劳动者会由于各类社会问题得不到应有的解决,而处在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状态、或人与物之间的不协调状态,由此影响到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在生产中应有作用的发挥,造成生产能力降低。例如,还没有实行“决策责任制”的时候,一些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不惜违背自然规律,动员人民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或急功近利大搞短期行为——为获取木材而不顾生态后果地肆意砍伐森林(其使用的技术越先进,社会受到的损失越大),为争“高速度”而扩大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等。这种矛盾只有社会科学才能解决。社会科学专门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发生的各种互相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提出改进和协调这些关系的对策建议,提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办法,使生产过程中各种关系处在协调状态,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有效性,进而有力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社会科学在某些情况下,受政治的影响较大,有时甚至与政治混淆。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精神文明的,只是其中的一些成果可以为社会宏观管理者──执政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有的人就由此产生误会,把社会科学与政治混淆起来;一些决策人物为了自己获得第一手资料,也亲自进行了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的调查研究活动,这也是使人产生社会科学与政治混淆的一个原因。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没有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共中央领导人十分重视和强调各级领导要亲自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这在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社会科学的某些工作。但是,实践证明,由决策者取代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做法,仍然产生了重大决策失误和说假话大话空话等不良后果,并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使得“从1957年起,我们生产力的发展非常缓慢。”“从1958年到1978年整整二十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197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50美元。” 政治思想路线端正以后,社会科学被承认是科学当中的一大门类、并且有了专门研究机构以后,大大减少了决策的重大失误。发达国家的决策更是重视社会科学的咨询服务。西方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曾经第一次系统地考察了人类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增长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其它一些要素的关系,提出了关于人类发展面临困境的研究报告,对西方国家制定长期战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是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典型。在我国实行改革之初,有的科研人员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建立经济指挥责任制” ,以对曾经普遍存在的“长官意志”、“瞎指挥”等主观主义的决策行为进行遏制。这就是后来全社会共识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先声。由于指挥责任制能够提高社会宏观生产的有效性,减少人为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当然也是对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社会科学在现代生产力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维护和提高社会生产的有效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物质生产过程并非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活动,而是人们的社会性活动。虽然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对生产力的物质构成要素影响很大,但生产力的“劳动者”要素却主要受到社会属性的影响、制约和支配,而这又会直接对生产力的运转状况及效果发生作用。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       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要素来说,在进行生产之初,就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例如,一个从事自给自足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他可以是“文盲”和“科盲”,但是他必须具有祖辈留传下来的农事节令知识、农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知识、了解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基本特性,还必须掌握进行农业生产必需的锄头、犁耙、镰刀等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否则,他就不能进行农业生产。他的祖辈留传下来的农业知识和简单工具,也是前人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只不过不是“现代”的科学技术而已。一个从事“电脑”生产的工人,其所应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工具就复杂得多,“现代”得多。因此,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本身,就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知识积累的表现和“人化”。同时,生产资料或生产工具也是科学技术知识积累的“物化”或结晶。越是从事现代化的生产,对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就越高。当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一定的时候,劳动者的素质状态就成为生产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改进生产工具、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又受到劳动者素质状态的制约,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教育就成为影响宏观生产效果的一个前提性因素。教育是生产现代劳动者的生产部门。当今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重要原因之一,是发达国家人民的受教育年限一般较长,在12年以上,发展中国家人民受教育年限一般较短,在9年以下。对教育质量和教育学的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2 . 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

对社会生产的宏观效率和宏观调控的研究,主要是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不断地合理化。例如,一些后进地区,尽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长期以来对外界的交流不足,生产者素质状况低下,生产技术落后,以原材料生产和初级产品生产为其社会的主要产业构成,所以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一旦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新的生产要素、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后,根据市场需求,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就会使得后进地区的生产力有较大的发展。

3. 协调生产关系,建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社会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互相之间所发生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劳动者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都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协调状态,才能保证生产效果的最优化。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农村实行的“人民公社”集体化制度,使农民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农民与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土地的关系疏远,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结果,农产品多年供应不足,农业生产多年处于徘徊态势。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互相之间及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协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爆发出来,使农业生产连续增长,农产品供应不足的现象逐渐消失。调整生产力要素当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

4. 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

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是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社会条件。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要通过决策系统的政策,才能转化为对生产发生作用的力量。在极左路线时期,“领导高明”论和“权力即真理”等笼罩着中国,那个时候,即便是数学定理违背了某些人的利益,也会被斥为“反动”而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只有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才能让人民的声音得以发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才有可能转化为影响生产力的政策。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它们自身是精神产品,不能直接参与物质生产过程,而是通过某种转化以后,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改进生产要素的组合、扩大生产要素的范围,从而使社会总体生产能力获得无比巨大的增长。离开了科学的这种作用,人类社会生产将不会取得现有的发展成果,而且将永远停止发展与进步。社会科学的存在,必然要求决策体系和决策程序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社会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一系列转化条件,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社会科学向生产的转化。

首先,需要改善党对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保证进行科研活动的经费。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起来的时候,没有条件让全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变成能够进入“市场”的商品。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又明显区别于任何别的国家的精神文明,不象物质生产技术那样,为各国所通用而可以随意“引进”,必须自己花功夫去研究。因此,改善党对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首先就是应该让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经费得到保障,不要让社会科学工作者因缺少差旅费而无法进行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活动。同时,还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机关主动把一些调查研究的工作任务交给科研机构,以让科研工作与决策工作衔接起来,避免宏观上的损失和浪费。

其次,要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当前的“下海”大潮中,只有少数科研人员能顺利“下海”成功,因而有条件改善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但绝大多数科研人员还只能“坚守阵地”,而且必须默默无闻地为别人做“铺路搭桥”的工作,充当一砖一瓦的作用。由于“职称”名额受到多方限制,使不少人多年来处在“脑体倒挂”的境地,影响了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埋没了不少人才。“为了实现科学研究计划,为了把科学研究工作搞上去,还必须作好后勤保证工作,为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这也是党委的工作内容。”     如果让科研工作者生活在整天被噪声所烦扰、被废气所包围的环境中,还有什么理由要他做出多么辉煌的成绩呢?“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其他一些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 这不仅是科学界、教育界的问题,而且是整个国家的重大政策问

题。”⑹ 

      再次,做好科研工作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的质量决定着科研工作的方向和效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很大,急需社会科学做出理论上的回答,并提出继续健康发展的理论引导。如果没有一个既符合社会科学研究自身规律要求、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研究规划,是很难取得应有成果的。做科研发展规划,也应遵循“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得到高质量的规划。

第四,重视教育,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发展社会科学、推进社会科学向生产的转化,离不开科技人才。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美国不惜花费重金“挖掘”别国的人才。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第五,积极进行与重视社会科学的普及与宣传。象自然科学一样,社会科学也必须进行广泛的普及与宣传,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社会科学知识,才能有足够的社会力量去克服落后的社会习俗、抵制不良的社会行为,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才能把社会科学知识广泛转化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为此,对社会科学的普及与宣传工作,应与科研工作同等对待,不应厚此薄彼,计算成果也应一视同仁,才能让社会科学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致仅只是存放在书斋里的理论。自然科学曾经在一段时间里重视研究工作而轻视推广普及工作,结果使得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率很低,大量成果只能作为库存资料,失去其社会价值。社会科学不应重蹈这种覆辙。何况当今一些人把社会科学排斥在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之外的情况下,更应重视促进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转化与宣传普及。

第六,继续冲破人为的禁区,是充分发挥社会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的重要一环。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科学所冲破的禁区大多局限在“极左思想”和“四人帮”的范围。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并没有完全涉及,形成了新的禁区。例如,改革的一些重大内容措施本应由社会科学事先进行研究并提出意见,但因涉及到“政治”,便无人敢于问津,因此,最后要等待领导人物提出,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跟随其后论证一番。这种涉及“政治”便成禁区的情况,是极左思想和“四人帮”之所以能够肆意横行多年的社会条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应该汲取经验教训,不应该在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禁区。

 

注释:

⑴ 《邓小平文选(1975 ~ 1982年)》,4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37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⑶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15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⑷ 《潜科学杂志》(北京),1982年第5期,第24页。

⑸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9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⑹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48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说明: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原文刊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获“中国改革成果通报编审委员会”1997年12月的“中国优秀改革理论成果”奖

和“中国‘八五’优秀科技成果”奖。2002年7月21日作者作了局部修改。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科学总论》1994年4期转载,又被《中国改革成果通报1997》、《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今日的辉煌》、《中国改革经纬录》、《世纪文典》、《中国改革开放20年成果总览》、《中国发展文库》、《走向新世纪》、《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战略文论大系》、《中华学人理论文献》、《中国世纪改革与决策文库》、《中国世纪发展文论大系》等全国公开出版物收录。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周永华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昆明 650034)

 

    要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社会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是通过对最积极最活跃的“劳动者”生产力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协调劳动者互相之间的关系和劳动者与别的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把社会科学排斥在“第一生产力”之外的看法,是对“第一生产力”的片面理解。

                          

 

自从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拨乱反正,重新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在1988年9月进一步发挥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来,这个由马克思在19世纪就发现的、只是在中国极左思想统治下,多年得不到承认与重视的真理,重新闪耀出其应有的光辉。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着中国的生产力飞跃地发展。但是,很多人在理解这一真理时,却习惯地认为“科学”仅只包括自然科学,而不包括社会科学,不少人甚至不知道“社会科学研究”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实,这是中国的特殊环境造成的特殊现象。多年极左思想的统治,权力即是真理,社会科学没有存在的必要;人们只知道政治,不知道社会科学;只知道领导者的指示,不知道社会科学研究;只知道天、地、生、数、理、化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不知道人们社会自身也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甚至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也是在“文革”结束以后才成立的。话又说回来,如果社会科学研究自身也象数、理、化、天、地、生的研究那样,对社会做出了较多较大影响的工作,进行了应有的普及与宣传,给民众以深刻的良好印象,也就不会存在这种使人难堪的现象了,这是社会科学工作应该反省的。

邓小平同志重新恢复工作以来,就一直把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作自己的头件大事来抓,并且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贯穿在党的工作的始终。“文革”结束不久,在1977年8月中央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他就明确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 这里所说的“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指的首先是中国的生产力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里所说的“科学”当然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那么,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为什么包括了社会科学呢?大家知道,科学变成第一生产力,是通过对生产力构成要素发生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实现的。生产力构成要素一般认为包括生产资料(其中又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和劳动者(管理、信息、协作等属于影响要素,而非构成要素)。其中,自然科学主要作用于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等“物”的要素,社会科学主要作用于劳动者。劳动者也即“人”,是生产力构成要素当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的特点是具有思维能力和社会属性,这是人区别于任何别的“物”的本质。人的思维也受到社会属性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又需要“人”的掌握和应用。所以,社会属性在生产过程中占有支配的地位。在一般情况下,自然科学可以通过技术发明和技术改造,改变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扩大生产对象的范围,使社会获得更大更高的生产能力。但是,自然科学不能认识和改变“人”的社会属性,无法让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作用,使得劳动者会由于各类社会问题得不到应有的解决,而处在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状态、或人与物之间的不协调状态,由此影响到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在生产中应有作用的发挥,造成生产能力降低。例如,还没有实行“决策责任制”的时候,一些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不惜违背自然规律,动员人民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或急功近利大搞短期行为——为获取木材而不顾生态后果地肆意砍伐森林(其使用的技术越先进,社会受到的损失越大),为争“高速度”而扩大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等。这种矛盾只有社会科学才能解决。社会科学专门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发生的各种互相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提出改进和协调这些关系的对策建议,提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办法,使生产过程中各种关系处在协调状态,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有效性,进而有力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社会科学在某些情况下,受政治的影响较大,有时甚至与政治混淆。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精神文明的,只是其中的一些成果可以为社会宏观管理者──执政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有的人就由此产生误会,把社会科学与政治混淆起来;一些决策人物为了自己获得第一手资料,也亲自进行了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的调查研究活动,这也是使人产生社会科学与政治混淆的一个原因。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没有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共中央领导人十分重视和强调各级领导要亲自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这在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社会科学的某些工作。但是,实践证明,由决策者取代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做法,仍然产生了重大决策失误和说假话大话空话等不良后果,并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使得“从1957年起,我们生产力的发展非常缓慢。”“从1958年到1978年整整二十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197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50美元。” 政治思想路线端正以后,社会科学被承认是科学当中的一大门类、并且有了专门研究机构以后,大大减少了决策的重大失误。发达国家的决策更是重视社会科学的咨询服务。西方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曾经第一次系统地考察了人类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增长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其它一些要素的关系,提出了关于人类发展面临困境的研究报告,对西方国家制定长期战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是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典型。在我国实行改革之初,有的科研人员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建立经济指挥责任制” ,以对曾经普遍存在的“长官意志”、“瞎指挥”等主观主义的决策行为进行遏制。这就是后来全社会共识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先声。由于指挥责任制能够提高社会宏观生产的有效性,减少人为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当然也是对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社会科学在现代生产力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维护和提高社会生产的有效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物质生产过程并非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活动,而是人们的社会性活动。虽然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对生产力的物质构成要素影响很大,但生产力的“劳动者”要素却主要受到社会属性的影响、制约和支配,而这又会直接对生产力的运转状况及效果发生作用。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       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要素来说,在进行生产之初,就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例如,一个从事自给自足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他可以是“文盲”和“科盲”,但是他必须具有祖辈留传下来的农事节令知识、农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知识、了解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基本特性,还必须掌握进行农业生产必需的锄头、犁耙、镰刀等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否则,他就不能进行农业生产。他的祖辈留传下来的农业知识和简单工具,也是前人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只不过不是“现代”的科学技术而已。一个从事“电脑”生产的工人,其所应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工具就复杂得多,“现代”得多。因此,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本身,就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知识积累的表现和“人化”。同时,生产资料或生产工具也是科学技术知识积累的“物化”或结晶。越是从事现代化的生产,对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就越高。当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一定的时候,劳动者的素质状态就成为生产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改进生产工具、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又受到劳动者素质状态的制约,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教育就成为影响宏观生产效果的一个前提性因素。教育是生产现代劳动者的生产部门。当今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重要原因之一,是发达国家人民的受教育年限一般较长,在12年以上,发展中国家人民受教育年限一般较短,在9年以下。对教育质量和教育学的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2 . 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

对社会生产的宏观效率和宏观调控的研究,主要是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不断地合理化。例如,一些后进地区,尽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长期以来对外界的交流不足,生产者素质状况低下,生产技术落后,以原材料生产和初级产品生产为其社会的主要产业构成,所以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一旦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新的生产要素、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后,根据市场需求,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就会使得后进地区的生产力有较大的发展。

3. 协调生产关系,建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社会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互相之间所发生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劳动者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都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协调状态,才能保证生产效果的最优化。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农村实行的“人民公社”集体化制度,使农民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农民与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土地的关系疏远,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结果,农产品多年供应不足,农业生产多年处于徘徊态势。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互相之间及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协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爆发出来,使农业生产连续增长,农产品供应不足的现象逐渐消失。调整生产力要素当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

4. 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

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是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社会条件。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要通过决策系统的政策,才能转化为对生产发生作用的力量。在极左路线时期,“领导高明”论和“权力即真理”等笼罩着中国,那个时候,即便是数学定理违背了某些人的利益,也会被斥为“反动”而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只有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才能让人民的声音得以发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才有可能转化为影响生产力的政策。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它们自身是精神产品,不能直接参与物质生产过程,而是通过某种转化以后,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改进生产要素的组合、扩大生产要素的范围,从而使社会总体生产能力获得无比巨大的增长。离开了科学的这种作用,人类社会生产将不会取得现有的发展成果,而且将永远停止发展与进步。社会科学的存在,必然要求决策体系和决策程序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社会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一系列转化条件,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社会科学向生产的转化。

首先,需要改善党对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保证进行科研活动的经费。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起来的时候,没有条件让全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变成能够进入“市场”的商品。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又明显区别于任何别的国家的精神文明,不象物质生产技术那样,为各国所通用而可以随意“引进”,必须自己花功夫去研究。因此,改善党对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首先就是应该让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经费得到保障,不要让社会科学工作者因缺少差旅费而无法进行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活动。同时,还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机关主动把一些调查研究的工作任务交给科研机构,以让科研工作与决策工作衔接起来,避免宏观上的损失和浪费。

其次,要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当前的“下海”大潮中,只有少数科研人员能顺利“下海”成功,因而有条件改善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但绝大多数科研人员还只能“坚守阵地”,而且必须默默无闻地为别人做“铺路搭桥”的工作,充当一砖一瓦的作用。由于“职称”名额受到多方限制,使不少人多年来处在“脑体倒挂”的境地,影响了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埋没了不少人才。“为了实现科学研究计划,为了把科学研究工作搞上去,还必须作好后勤保证工作,为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这也是党委的工作内容。”     如果让科研工作者生活在整天被噪声所烦扰、被废气所包围的环境中,还有什么理由要他做出多么辉煌的成绩呢?“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其他一些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 这不仅是科学界、教育界的问题,而且是整个国家的重大政策问

题。”⑹ 

      再次,做好科研工作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的质量决定着科研工作的方向和效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很大,急需社会科学做出理论上的回答,并提出继续健康发展的理论引导。如果没有一个既符合社会科学研究自身规律要求、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研究规划,是很难取得应有成果的。做科研发展规划,也应遵循“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得到高质量的规划。

第四,重视教育,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发展社会科学、推进社会科学向生产的转化,离不开科技人才。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美国不惜花费重金“挖掘”别国的人才。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第五,积极进行与重视社会科学的普及与宣传。象自然科学一样,社会科学也必须进行广泛的普及与宣传,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社会科学知识,才能有足够的社会力量去克服落后的社会习俗、抵制不良的社会行为,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才能把社会科学知识广泛转化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为此,对社会科学的普及与宣传工作,应与科研工作同等对待,不应厚此薄彼,计算成果也应一视同仁,才能让社会科学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致仅只是存放在书斋里的理论。自然科学曾经在一段时间里重视研究工作而轻视推广普及工作,结果使得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率很低,大量成果只能作为库存资料,失去其社会价值。社会科学不应重蹈这种覆辙。何况当今一些人把社会科学排斥在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之外的情况下,更应重视促进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转化与宣传普及。

第六,继续冲破人为的禁区,是充分发挥社会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的重要一环。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科学所冲破的禁区大多局限在“极左思想”和“四人帮”的范围。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并没有完全涉及,形成了新的禁区。例如,改革的一些重大内容措施本应由社会科学事先进行研究并提出意见,但因涉及到“政治”,便无人敢于问津,因此,最后要等待领导人物提出,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跟随其后论证一番。这种涉及“政治”便成禁区的情况,是极左思想和“四人帮”之所以能够肆意横行多年的社会条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应该汲取经验教训,不应该在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禁区。

 

注释:

⑴ 《邓小平文选(1975 ~ 1982年)》,4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37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⑶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15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⑷ 《潜科学杂志》(北京),1982年第5期,第24页。

⑸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9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⑹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48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说明: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原文刊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获“中国改革成果通报编审委员会”1997年12月的“中国优秀改革理论成果”奖

和“中国‘八五’优秀科技成果”奖。2002年7月21日作者作了局部修改。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科学总论》1994年4期转载,又被《中国改革成果通报1997》、《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今日的辉煌》、《中国改革经纬录》、《世纪文典》、《中国改革开放20年成果总览》、《中国发展文库》、《走向新世纪》、《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战略文论大系》、《中华学人理论文献》、《中国世纪改革与决策文库》、《中国世纪发展文论大系》等全国公开出版物收录。                                                                                                              

                                                                                                                      

 

 

—— 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周永华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昆明 650034)

 

    要全面理解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社会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是通过对最积极最活跃的“劳动者”生产力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的质量,协调劳动者互相之间的关系和劳动者与别的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把社会科学排斥在“第一生产力”之外的看法,是对“第一生产力”的片面理解。

                          

 

自从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拨乱反正,重新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在1988年9月进一步发挥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来,这个由马克思在19世纪就发现的、只是在中国极左思想统治下,多年得不到承认与重视的真理,重新闪耀出其应有的光辉。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着中国的生产力飞跃地发展。但是,很多人在理解这一真理时,却习惯地认为“科学”仅只包括自然科学,而不包括社会科学,不少人甚至不知道“社会科学研究”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实,这是中国的特殊环境造成的特殊现象。多年极左思想的统治,权力即是真理,社会科学没有存在的必要;人们只知道政治,不知道社会科学;只知道领导者的指示,不知道社会科学研究;只知道天、地、生、数、理、化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不知道人们社会自身也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甚至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也是在“文革”结束以后才成立的。话又说回来,如果社会科学研究自身也象数、理、化、天、地、生的研究那样,对社会做出了较多较大影响的工作,进行了应有的普及与宣传,给民众以深刻的良好印象,也就不会存在这种使人难堪的现象了,这是社会科学工作应该反省的。

邓小平同志重新恢复工作以来,就一直把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作自己的头件大事来抓,并且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贯穿在党的工作的始终。“文革”结束不久,在1977年8月中央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他就明确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 这里所说的“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指的首先是中国的生产力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里所说的“科学”当然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那么,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为什么包括了社会科学呢?大家知道,科学变成第一生产力,是通过对生产力构成要素发生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实现的。生产力构成要素一般认为包括生产资料(其中又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和劳动者(管理、信息、协作等属于影响要素,而非构成要素)。其中,自然科学主要作用于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等“物”的要素,社会科学主要作用于劳动者。劳动者也即“人”,是生产力构成要素当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的特点是具有思维能力和社会属性,这是人区别于任何别的“物”的本质。人的思维也受到社会属性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又需要“人”的掌握和应用。所以,社会属性在生产过程中占有支配的地位。在一般情况下,自然科学可以通过技术发明和技术改造,改变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扩大生产对象的范围,使社会获得更大更高的生产能力。但是,自然科学不能认识和改变“人”的社会属性,无法让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作用,使得劳动者会由于各类社会问题得不到应有的解决,而处在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状态、或人与物之间的不协调状态,由此影响到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在生产中应有作用的发挥,造成生产能力降低。例如,还没有实行“决策责任制”的时候,一些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不惜违背自然规律,动员人民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或急功近利大搞短期行为——为获取木材而不顾生态后果地肆意砍伐森林(其使用的技术越先进,社会受到的损失越大),为争“高速度”而扩大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等。这种矛盾只有社会科学才能解决。社会科学专门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发生的各种互相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提出改进和协调这些关系的对策建议,提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办法,使生产过程中各种关系处在协调状态,从而提高生产过程的有效性,进而有力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社会科学在某些情况下,受政治的影响较大,有时甚至与政治混淆。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精神文明的,只是其中的一些成果可以为社会宏观管理者──执政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有的人就由此产生误会,把社会科学与政治混淆起来;一些决策人物为了自己获得第一手资料,也亲自进行了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的调查研究活动,这也是使人产生社会科学与政治混淆的一个原因。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没有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中共中央领导人十分重视和强调各级领导要亲自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这在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社会科学的某些工作。但是,实践证明,由决策者取代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做法,仍然产生了重大决策失误和说假话大话空话等不良后果,并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使得“从1957年起,我们生产力的发展非常缓慢。”“从1958年到1978年整整二十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197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50美元。” 政治思想路线端正以后,社会科学被承认是科学当中的一大门类、并且有了专门研究机构以后,大大减少了决策的重大失误。发达国家的决策更是重视社会科学的咨询服务。西方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曾经第一次系统地考察了人类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增长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其它一些要素的关系,提出了关于人类发展面临困境的研究报告,对西方国家制定长期战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是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典型。在我国实行改革之初,有的科研人员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建立经济指挥责任制” ,以对曾经普遍存在的“长官意志”、“瞎指挥”等主观主义的决策行为进行遏制。这就是后来全社会共识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先声。由于指挥责任制能够提高社会宏观生产的有效性,减少人为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当然也是对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社会科学在现代生产力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维护和提高社会生产的有效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物质生产过程并非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活动,而是人们的社会性活动。虽然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对生产力的物质构成要素影响很大,但生产力的“劳动者”要素却主要受到社会属性的影响、制约和支配,而这又会直接对生产力的运转状况及效果发生作用。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       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要素来说,在进行生产之初,就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例如,一个从事自给自足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他可以是“文盲”和“科盲”,但是他必须具有祖辈留传下来的农事节令知识、农作物生长的一般规律知识、了解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基本特性,还必须掌握进行农业生产必需的锄头、犁耙、镰刀等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否则,他就不能进行农业生产。他的祖辈留传下来的农业知识和简单工具,也是前人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只不过不是“现代”的科学技术而已。一个从事“电脑”生产的工人,其所应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工具就复杂得多,“现代”得多。因此,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本身,就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知识积累的表现和“人化”。同时,生产资料或生产工具也是科学技术知识积累的“物化”或结晶。越是从事现代化的生产,对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就越高。当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一定的时候,劳动者的素质状态就成为生产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改进生产工具、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又受到劳动者素质状态的制约,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教育就成为影响宏观生产效果的一个前提性因素。教育是生产现代劳动者的生产部门。当今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重要原因之一,是发达国家人民的受教育年限一般较长,在12年以上,发展中国家人民受教育年限一般较短,在9年以下。对教育质量和教育学的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2 . 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

对社会生产的宏观效率和宏观调控的研究,主要是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不断地合理化。例如,一些后进地区,尽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长期以来对外界的交流不足,生产者素质状况低下,生产技术落后,以原材料生产和初级产品生产为其社会的主要产业构成,所以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一旦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新的生产要素、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后,根据市场需求,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就会使得后进地区的生产力有较大的发展。

3. 协调生产关系,建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社会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互相之间所发生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劳动者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都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协调状态,才能保证生产效果的最优化。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农村实行的“人民公社”集体化制度,使农民的利益分配不合理、农民与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土地的关系疏远,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结果,农产品多年供应不足,农业生产多年处于徘徊态势。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互相之间及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协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爆发出来,使农业生产连续增长,农产品供应不足的现象逐渐消失。调整生产力要素当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

4. 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

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是社会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社会条件。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要通过决策系统的政策,才能转化为对生产发生作用的力量。在极左路线时期,“领导高明”论和“权力即真理”等笼罩着中国,那个时候,即便是数学定理违背了某些人的利益,也会被斥为“反动”而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只有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才能让人民的声音得以发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才有可能转化为影响生产力的政策。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它们自身是精神产品,不能直接参与物质生产过程,而是通过某种转化以后,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改进生产要素的组合、扩大生产要素的范围,从而使社会总体生产能力获得无比巨大的增长。离开了科学的这种作用,人类社会生产将不会取得现有的发展成果,而且将永远停止发展与进步。社会科学的存在,必然要求决策体系和决策程序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社会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一系列转化条件,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社会科学向生产的转化。

首先,需要改善党对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保证进行科研活动的经费。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起来的时候,没有条件让全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变成能够进入“市场”的商品。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又明显区别于任何别的国家的精神文明,不象物质生产技术那样,为各国所通用而可以随意“引进”,必须自己花功夫去研究。因此,改善党对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首先就是应该让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经费得到保障,不要让社会科学工作者因缺少差旅费而无法进行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活动。同时,还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机关主动把一些调查研究的工作任务交给科研机构,以让科研工作与决策工作衔接起来,避免宏观上的损失和浪费。

其次,要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当前的“下海”大潮中,只有少数科研人员能顺利“下海”成功,因而有条件改善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但绝大多数科研人员还只能“坚守阵地”,而且必须默默无闻地为别人做“铺路搭桥”的工作,充当一砖一瓦的作用。由于“职称”名额受到多方限制,使不少人多年来处在“脑体倒挂”的境地,影响了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埋没了不少人才。“为了实现科学研究计划,为了把科学研究工作搞上去,还必须作好后勤保证工作,为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这也是党委的工作内容。”     如果让科研工作者生活在整天被噪声所烦扰、被废气所包围的环境中,还有什么理由要他做出多么辉煌的成绩呢?“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其他一些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 这不仅是科学界、教育界的问题,而且是整个国家的重大政策问

题。”⑹ 

      再次,做好科研工作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的质量决定着科研工作的方向和效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很大,急需社会科学做出理论上的回答,并提出继续健康发展的理论引导。如果没有一个既符合社会科学研究自身规律要求、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研究规划,是很难取得应有成果的。做科研发展规划,也应遵循“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得到高质量的规划。

第四,重视教育,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发展社会科学、推进社会科学向生产的转化,离不开科技人才。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美国不惜花费重金“挖掘”别国的人才。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第五,积极进行与重视社会科学的普及与宣传。象自然科学一样,社会科学也必须进行广泛的普及与宣传,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社会科学知识,才能有足够的社会力量去克服落后的社会习俗、抵制不良的社会行为,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才能把社会科学知识广泛转化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为此,对社会科学的普及与宣传工作,应与科研工作同等对待,不应厚此薄彼,计算成果也应一视同仁,才能让社会科学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致仅只是存放在书斋里的理论。自然科学曾经在一段时间里重视研究工作而轻视推广普及工作,结果使得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率很低,大量成果只能作为库存资料,失去其社会价值。社会科学不应重蹈这种覆辙。何况当今一些人把社会科学排斥在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之外的情况下,更应重视促进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转化与宣传普及。

第六,继续冲破人为的禁区,是充分发挥社会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的重要一环。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科学所冲破的禁区大多局限在“极左思想”和“四人帮”的范围。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并没有完全涉及,形成了新的禁区。例如,改革的一些重大内容措施本应由社会科学事先进行研究并提出意见,但因涉及到“政治”,便无人敢于问津,因此,最后要等待领导人物提出,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跟随其后论证一番。这种涉及“政治”便成禁区的情况,是极左思想和“四人帮”之所以能够肆意横行多年的社会条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应该汲取经验教训,不应该在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禁区。

 

注释:

⑴ 《邓小平文选(1975 ~ 1982年)》,4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37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⑶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15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⑷ 《潜科学杂志》(北京),1982年第5期,第24页。

⑸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9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⑹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48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说明: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原文刊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获“中国改革成果通报编审委员会”1997年12月的“中国优秀改革理论成果”奖

和“中国‘八五’优秀科技成果”奖。2002年7月21日作者作了局部修改。 

《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科学总论》1994年4期转载,又被《中国改革成果通报1997》、《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今日的辉煌》、《中国改革经纬录》、《世纪文典》、《中国改革开放20年成果总览》、《中国发展文库》、《走向新世纪》、《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战略文论大系》、《中华学人理论文献》、《中国世纪改革与决策文库》、《中国世纪发展文论大系》等全国公开出版物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