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新型智库建设和“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专题 > 专家观点

梁双陆:智库建设与学科发展

时间:2015/12/25 17:54:14|点击数: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作为云南智库,在建言献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一直发挥着为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咨询服务的功能,通过专题研究报告、咨询报告等形式提供咨询,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做了一些工作。以此为载体,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于2014年申报获得了云南高校新型智库“沿边开放与经济发展”。云南高校新型智库“沿边开放与经济发展”现在刚刚起步,仅运行了一年,是依托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开展工作,各项工作不断稳步推进。作为交流,我谈几点体会:

  一、学科发展是智库成果质量的根本保障

  当前世界处于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孕育期,形势复杂多变,

  云南与全国、世界一样,问题多样。变革是当前和未来的基本趋势,如何变革、如何创新,不能乱评价,缺乏学科基础的创新就没有价值,就变成玩文字游戏。因此,要求新型智库要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提高决策咨询成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问题再复杂,总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学科建设把握形势的变化规律,使智库成果有理论依据,符合基本的经济运行规律。如现在对产业选择的决策咨询建议,我们面临的是工业4.0时代,最大的特征是客制化和分散化,产业聚集模式可能要变。我们如何去把握,从学科上去理解和把握是关键。如果离开了产业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规律,离开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理论,提出的产业选择建议可能就经不住历史的考验;如面对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我们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发展模式,理论经济学的发展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就是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差异化,它改造了经济学的众多学科,新产业组织理论就能够很好指导我们的产业选择和发展模式构建。

  二、处理好学科研究与决策咨询的关系

  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进学科建设和决策咨询。我的理解是之所以称为新型智库,是现在的智库不但承担决策咨询的功能,更要承担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任务,以立足于世界科学之林,为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就经济学而言,中国处于全面吸收西方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我所用的方式,从而逐步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过程之中,最终要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背景下完成经济学的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构建离不开决策咨询,在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深化经济学理论,对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一定的拓展,从而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如我们在西部发展研究上的探索、在沿边开放上的探索和制度人口学上的探索,都对博士点的申报发挥了很好的学科基础。在对这些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理论研究与云南实践的结合,与云南发展问题的需求集合,既推进了学科的发展,又使决策成果有深度,有独创性。

  三、培养一支既有理论创新能力,又具有决策咨询技能的队伍是关键

  高校的优势是理论研究,很多老师掌握了理论,但对省情把握不足,所以我们通过梯队建设,在学校、省科联支持下的创作团队建设,来增强现实问题的把握。强调决策咨询是发展研究院的三大职能之一,是每个老师的安身立命之本,突出理论创新成果的本地化应用,每个老师专注1—2个领域,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们争取省级相关部门和地方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基础上提炼出2万字左右的研究报告,作为决策咨询成果,通过3—5年,基本就形成一条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决策能力的青年科研人才。

                                                                       (范玉金 /整理 汪洋 /审阅)

来源/作者: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梁双陆 责任编辑:汪洋